2022-08-07 13:48:02
经济领域,中国的追兵越来越多,越南、印度、印尼都是,印度最早盯紧我们,效果也日益显现。
有人说印度政府能力弱,人口素质不如中国好。这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眼光来看,三四十年前中国出口工业园刚刚起步的时候,基础设施也非常不好,不如现在印度孟买或班加罗尔的工业园。
印度的总体劳动力素质可能暂时不如中国,但印度一些邦的教育迅猛上来了,挑选出一两亿支撑起工业化的劳动力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印度是有优势的,他们的科技人才多,在欧美名校的印裔博士数量在中国之上,印裔精英与西方关系紧密,在美国、英国影响力都很大,很多印度人成为科技巨头的CEO,美国还出现了印裔副总统。
美国巨头公司步入“印度裔CEO“时代。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,世界500强企业中,有30%的掌舵人来自印度。
印度与西方资本圈和政界构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同盟体,跨国公司越来越青睐印度,在那里布局新的供应链体系,这也使得印度在发展中能很快形成全层次产业链,而不是仅限于比较低水平的代工制造。
莫迪政府于2020年推行“中国产业替代政策”,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层以“印度制造”取代“中国制造”,第二层以“印度资本”取代“中国资本”,第三层以“美国+印度”产业合作模式取代“美国+中国”的产业合作模式,印度的雄心可见一斑。
即便说印度很难重复中国的发展速度,但它仍是下一波工业化的重心的不二之选;即便它的经济规模只能达到中国的一半或更低,但鉴于印度也是一个全球性大国,它的经济腾飞对中国的影响冲击仍将是全方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