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阴资讯网

上海发布多条利好,眼看解封在即,却依旧没能阻止“离沪潮”

2022-09-13 19:00:01

诗词起名

日前,上海发布了多条重磅好消息。

5月16日,官方消息宣布,即日起上海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。

5月17日,上海宣布“实现社会面清零”。

5月20日,273条公交线恢复。

5月22日,地铁3、6、10、16号线恢复运营

6月1日起,上海市中心大型商场陆续开业,全面复市

总结一句就是,上海要好起来了!

然后面对这一条又一条的利好消息,

上海人却不相信了,

他们已经没有耐心等到这座城市康复,

离沪潮开始了。

01

5月7日,一位60岁老伯的故事引得无数人落泪。

他叫黄建才,两个月前带着妻子来上海化疗,结果不遂人意,妻子病逝。

为了早日让妻子入土为安,他带着骨灰,徒步7个小时来到车站。

疫情之下,上海虹桥站每天只有一班车能到常州,一票难求。

但黄建才顾不了这些,“不能让她一直在外面漂着。”

最终,在亲人的帮助下,他在第二天下午四点抢到了回家的票。

很多人从这则新闻看到最真挚的爱情,但我关注到的是,老伯离开上海经历的艰辛。

一位60岁的老人,拖着一身的行李,徒步七小时到火车站,抢不到票,在火车站呆了整整一天,最后是靠别人帮助才得以离开。

何其心酸,然而这只是离沪潮的一个缩影。

自官方发布上海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消息伊始,

仅17日一天,上海虹桥火车站就发出12趟列车,预估发送旅客7000人次。

上海虹桥火车站排队排到了马路上。

他们为了赶紧回家,提前三两天就到车站了。

于是,空旷的上海街道上,出现了很多年轻人一手骑自行车,一手拉着行李箱的景象。

因为不能提前进站,他们睡在天桥底,睡在停车场里。

搭起了帐篷。

得知可以自驾离沪后,梁先生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,花8500元买了一辆二手车。

整整骑3个小时共享单车,30公里取车。

一路上很害怕汽车坏掉,不敢跟家人说,开了两天两夜,终于回到了黑龙江。

让回家路变得如此艰难,除了疫情的影响,还有叵测的人心。

一位女子记录了离沪的过程,期间打车到高铁站只要100元,但需要加上1000元的小费。

疫情期间,一票难求,可这依然挡不住黄牛党的猖獗。

最让人难过的,则是离开上海的人,被恶语相向。

“害人精”、“别回来”、“赶紧走”、“恶意返乡”四字更是尤为刺目......

回乡的上海人成了人人喊打的“过街老鼠”。

02

说实话,上海疫情未定,去其他地方势必会被隔离,

现在实在不是离开的好时机。

那他们为什么要走?

因为实在撑不下去了。

湖北52岁男子陈朝松,从方舱出来后,在街头睡了23天。

有上海本地人在ATM机住了一个月。

有卡车司机被困33天,靠附近住户隔小河投喂。

封控两个月,上海经济一落千丈。

时代的一粒灰,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

体现在打工人身上,便是失业,缺钱,他们没有余粮了。

即便是贵价的奔驰车,不能驾驶的话也只是一堆工业废铁。

03

面对这种种乱象,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。

有人在火车站高价卖食品,有人免费送热饭。

有人收千元小费赚黑心钱,有人往返两地免费接送却分文不取。

有人无比排斥上海返乡人员,有人欢迎回乡高喊来者是客尽显格局。

合肥:不管是“来的客人”,还是“返的家人”,只要提前报备,不违反防疫规定,合肥都诚挚欢迎。

郑州:家乡永远是在外游子的温暖港湾。

武汉:免费隔离,来者不拒。

我们经历过武汉封城,

我们经历过留学归来,

我们经历过游历各地,

我们经历了整整三年的疫情生活,

但我们还是会对同胞恶语相向,

痛骂“千里投毒”、“恶意返乡”,

给他们安上小阳人的绰号。

诸位,请善待从上海回乡的人吧,

被困在陌生的城市,举足无亲,

失业停产没收入,

甚至连落脚之地都没有,

他们又怎会不知现在不是回乡的好时机,

不是没有办法,谁愿意顶着高价票,

徒步也要离开呢?

曾经的武汉,如今的上海,

谁有把握轮不到自己头上呢?

武汉愿意打开城门免费接收,

正是因为他们曾经淋过雨,

现在他想为同胞们撑撑伞。

朋友们,别再为难同胞了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汤阴资讯网版权所有